第2章 KPI 与青铜剑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赵高啃完最后一块馍,打了个饱嗝。

殿内的气氛依旧诡异,李斯捧着竹简的手在发抖,白起的眉毛拧成了疙瘩。

“说吧,” 赵高抹了抹嘴,努力摆出威严的样子,“攻打韩国的计划,你们准备得怎么样了?”

白起抱拳起身,走到殿中铺开地图:“王上,末将计划兵分三路,主攻新郑……” 他滔滔不绝地讲着战术部署,语速快得像打机关枪。

赵高听得云里雾里。

虽然继承了秦王的记忆,但那些冷兵器时代的作战术语对他来说,跟听天书没两样。

他打断白起:“等等,你这计划的 KPI 是什么?”

“何为 KPI?”

白起茫然。

“就是关键绩效指标,” 赵高拿起根玉簪,在地图上戳了戳,“比如多久拿下新郑?

伤亡控制在多少?

粮草消耗预算多少?”

殿内再次陷入死寂。

李斯忍不住插话:“王上,兵事凶险,岂能如此…… 量化?”

“怎么不能?”

赵高挑眉,“打仗也是项目嘛。”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用现代项目管理的思路分析起来,“你看,韩国的软肋在宜阳,这里是铁矿产地,相当于他们的供应链枢纽。

我们先断了他们的原材料,再用舆论战 —— 哦就是散布谣言,说韩王要投降,动摇他们的军心。”

白起听得眼睛发亮。

这些话虽然古怪,但道理却通透得很。

他摸着下巴上的胡茬:“王上的意思是,不一定要硬拼?”

“当然,” 赵高打了个响指,“性价比懂不懂?

能用最小成本达成目标,才是高手。”

他突然想起什么,“对了,你们的情报系统怎么样?

有没有像 007 那样的特工?”

李斯扶着额头,感觉自己的世界观正在崩塌。

这时,内侍匆匆进来禀报:“王上,宗室大臣们求见,说…… 说要弹劾您重用贱民。”

赵高皱眉。

原主的记忆告诉他,秦朝的宗室贵族一向看不起出身低微的人,而他昨天刚提拔了一个有水利天赋的奴隶。

“让他们进来。”

赵高坐回龙椅,端起茶杯(其实里面是白水)。

一群穿着华丽朝服的老头涌进来,为首的嬴傒中气十足地喊道:“王上!

重用奴隶,有违祖制!

请收回成命!”

赵高放下茶杯,慢悠悠地说:“祖制?

哪个祖制规定有本事的人不能当官?”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你们谁家的马车坏了,是找会修车的平民,还是找不会修车的贵族?”

嬴傒噎住了:“这…… 此乃两码事!”

“在我这儿就是一码事,” 赵高走到他面前,声音不高却带着压迫感,“从今往后,秦朝的官,只看能力,不看出身。

你们要是有本事,就拿出政绩来;没本事,就回家抱孩子去。”

他顿了顿,突然想起现代公司的末位淘汰制:“对了,以后每月搞次考核,不合格的首接降职。”

宗室们气得吹胡子瞪眼,却被他眼里的认真劲儿镇住了。

白起在一旁偷偷竖大拇指,觉得王上这招比砍头还狠。

等众人悻悻退下,李斯凑过来:“王上,这般改革,恐生祸乱。”

“怕什么?”

赵高拍他的肩膀,差点把老头拍趴下,“乱世用重典,治世靠制度。

对了李丞相,帮我弄点竹子,我要做个绩效考核表。”

李斯:“…… 诺。”

当天下午,咸阳宫的内侍们看见一个奇观:他们的大王蹲在院子里,拿着刻刀在竹简上划拉,嘴里念叨着 “白起的军事指标,李斯的行政指标……” 而武安君白起,正蹲在他旁边,看得津津有味。

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青铜剑的寒光和竹简的青绿色交织在一起,像一幅奇怪又和谐的画。

赵高看着远处操练的士兵,突然觉得,统一天下这个 “大项目”,好像也挺有挑战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