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毅帝临御,锐意图治,然内有苏相专权,外有突厥窥边,兼以宿疾缠身,常赖药石延祚。
苏氏有女名寂,苏相之侄女也,幼孤养于相府,通算学,晓兵策,性沉鸷,有经纬之才。
寂年十七选秀入宫,初为末秩才人也,常衣素服,鬓簪无饰木簪——此簪乃护先皇后时断裂剑鞘所制,中空藏边关布防图,十年摩挲,莹润如玉。
帝偶见其偏殿研墨,观算学草稿笔法与御案军报暗合,知非庸辈,密召之曰:”苏相谋逆,朕知之久矣,卿可愿为耳目?
“寂叩首血溅青砖:”臣女非苏党,愿以微躯报陛下。
“永隆十西年,苏相克扣北境军饷,欲陷守将林昭。
寂夜入相府,改账册数字以朱砂点记,仿其笔法无差,黎明密呈帝。
帝览之拍案:”林将军可活!
“遂密调粮草解危,林昭后叹:”苏氏寂,女中诸葛也。
“十七年上元,宁渊太子乘马惊奔,众骇散,寂奋身拽缰,被马蹄扫中后背,犹反手推太子于安处。
帝见其血浸霞帔,问伤,笑曰:”老寒腿犯了。
“夜深赐药,见其肩烙”逆“字,乃苏相逼诬先皇后旧部所烫。
帝默然,亲以金箔覆之:”此非逆迹,乃忠痕。
“二十年,突厥遣使刺探布防,苏相嘱寂以玉杯传信。
寂宴前探知杯内壁刻密文,斟酒时故失手碎之,从容曰:”蛮夷之器不配承圣恩。
“帝抚掌,其事乃解。
二十二年,苏相逼寂鸩帝。
寂倾砒霜于香炉化烟,另以腕血调护心丹融于帝常饮杏仁茶,每日三盏温凉适度。
帝病渐起,暗叹:”此女智计胜十万甲兵。
“冬,帝假作沉疴,寂录苏相谋逆言藏发髻,待其闯灵堂夺玺,掷密录于地,禁军至,相伏诛。
实则帝未崩,寂凿密道藏帝三日,持匕首守道口:”若有变,先杀陛下再自戕。
“三日鬓发皆白,及相伏法,帝执其手:”卿受苦矣。
“帝复位册寂为后,命太子师事之。
后批红改朱多良策,太子见其护膝绣样藏城防暗语,始悟苦心,泣拜阶下。
二十七年,帝疾笃,私语寂:”江南海棠甚美,待太平共观。
“次年帝崩,寂辅宁渊登基,定计破突厥拓地千里。
景昭帝尊为皇太后,固持尊号。
景昭三年,寂弥留,执先帝所赐金箔笑曰:”陛下约我观海棠。
“薨时窗外交加海棠盛放。
帝命合葬双陵,随葬唯帝用残墨(有齿痕)、后执狼毫(笔杆包浆)。
陵上植海棠,景昭帝每岁清明献白梅,花下压半块虎符——原帝后各执其一,相扣刻”共生“。
宫人传月夜有影徘徊,叹:”海棠开矣,可归矣。
“论曰:永隆帝后,雄才伟略,相得如鱼水日月。
以权谋护家国,以性命全骨肉。
宫墙隔不断药香,岁月斩不绝相思。”
遗梦“非独帝后忆,亦天下感怀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