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派来监视陆沉舟的第七个月,终于获得了进入他书房的机会。
这栋气势恢宏的临海别墅隐匿在峭壁之上,拥有三十七个房间,四面环海,
唯有一条蜿蜒的私人公路通向外界。七个月前,当我第一次踏足这里时,
就被它恢弘中透着孤寂的气质所震撼。而如今,站在那扇从未对我敞开的桃花心木门前,
我发现自己握着黄铜钥匙的手正在微微发抖。海风从走廊尽头的拱形窗户吹进来,
带着特有的咸涩气息。我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过快的心跳。七个月的潜伏,
数不清的试探与周旋,全都为了这一刻。“先生说他今晚不回来吃饭。
”管家陈叔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我惊得差点把钥匙掉在地上。他总是这样神出鬼没,
脚步轻得如同猫科动物。我转身,勉强挤出一个笑容:“谢谢陈叔。
我只是需要找几本商业案例参考,我自己的书都看完了。
”陈叔那双似乎能看透一切的眼睛注视着我,
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微笑:“先生的书房藏书很丰富,您一定会找到需要的东西。
”他微微欠身,补充道:“需要我为您准备茶点吗?”“不用了,谢谢。”我急忙拒绝,
生怕他留下来。等他终于离开,我再次面对那扇门。钥匙插入锁孔时发出清脆的声响,
门缓缓向内开启,一股旧书和檀木混合的香气扑面而来。书房比我想象的更加典雅。
两面墙全是顶天立地的书架,上面整齐排列着数以千计的书籍。另一面是整墙的落地窗,
窗外是波涛汹涌的海面,灰蓝色的海水不断冲击着下方的礁石,溅起白色的泡沫。
房间中央是一张宽大的红木书桌,桌面上整齐地摆放着文件和一台笔记本电脑。
一切井井有条,与我预想的完全不同。这与我受训时听到的完全不一样。
记忆闪回到八个月前的那天。警校毕业不久的我被叫到李锋办公室。
他桌上放着陆沉舟的档案——一个表面上做着正当生意,实则掌控庞大走私网络的商业巨鳄。
“陆沉舟表面上是个慈善企业家,但实际上操控着地下交易。”李锋指着档案上的照片说,
“我们需要一个人潜入他内部,收集证据,将他绳之以法。
”照片上的男子有着锐利的眼神和棱角分明的面部线条,看上去三十五六岁,
却已然有种历经沧桑的沉稳。我当时满腔正义感,
毫不犹豫接下了这个任务——以商业分析师的身份应聘陆沉舟的公司,设法接近他。
我做到了。不到三个月,我就因为“偶然”在停车场帮他避免了一场刺杀而获得他的信任。
那场刺杀后来被证明是他对手公司安排的,但我始终怀疑太过巧合。
后来更是因为帮他处理了一次商业危机,被他邀请成为私人助理并住进了他的别墅。
但现在站在这间书房里,我开始怀疑自己先入为主的判断。
书架上大多是经济、哲学和文学书籍,甚至有不少珍本和绝版书。
桌上摆放的不是什么秘密文件,
而是一叠建筑设计图纸——看起来像是一个儿童医院的改造方案。我是不是找错人了?
这个念头第一次闯入我的脑海。第二章 试探“找什么呢?”低沉的声音突然从门口传来。
我猛地转身,心跳几乎停止。陆沉舟靠在门框上,西装外套随意搭在手臂上,领带松开着。
我不知道他站在那里看了我多久。“我...我想找一些关于市场分析的参考资料。
”我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自然,手指无意识地蜷缩起来。他微微点头,走进房间。
随着他的靠近,我闻到了他身上淡淡的檀木香和海风的气息。
“左边第二排书架上有几本你可能需要的书。”他走向书桌,随意地将图纸收起来,
“不过现在先不急,陪我吃晚饭吧。今天厨师做了你喜欢的柠檬鲈鱼。”我惊讶地看着他。
他怎么会知道我喜欢柠檬鲈鱼?餐桌上,水晶吊灯投下温暖的光晕,
却驱不散陆沉舟眉间的阴霾。银制餐具与瓷盘相碰的声音在宽敞的餐厅里格外清晰。
“今天的鱼不合口味吗?”他突然问道,注意到我几乎没动主菜。“不,很好吃。
”我连忙切下一块鱼肉,“只是...您今天似乎有什么心事。”他微微扬眉:“这么明显?
”“您第三次看向窗外了,而外面的天色早就黑了。”陆沉舟轻轻笑了:“观察得很仔细,
林助理。”他放下餐具,“只是今天处理了一些不太愉快的事情。”我立刻警觉起来。
不愉快的事情?是否与他的犯罪活动有关?“公司的事情吗?”我假装随意地问道。
“某种程度上。”他啜了一口红酒,“我们收购的那家旧医院,
原本计划改造为儿童医疗中心,但遇到了一些...阻力。”我愣住了。儿童医疗中心?
“什么样的阻力?”“有些人认为那块地更适合开发高档住宅区。”他的眼神变得锐利,
“他们用了不太光彩的手段试图阻止这个项目。”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与我了解的陆沉舟完全不同。“为什么是儿童医院?”我忍不住问。陆沉舟注视着我,
目光深沉得让我几乎窒息。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他看穿了我的一切,
知道我是来调查他的卧底。然后他说:“每个孩子都应该有被治愈的机会,不是吗?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无法入睡。月光透过窗帘缝隙洒在地板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我反复回想这七个月来的点点滴滴。陆沉舟的温柔体贴——那次我感冒发烧,
他推掉重要会议,亲自守在我床边,直到我退烧。 他的果断决绝——那次商业晚宴,
有人对我出言不逊,第二天那个人就失去了所有商业合作伙伴。
他的慷慨大方——无数个加班的夜晚,他总会“恰好”也工作到很晚,
然后“顺路”送我回家。所有这些与我接任务时听到的描述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的心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倾向了他,而我却一直在收集送他上断头台的证据。
第三章 真相但我不能忘记自己的任务。第二天,当陆沉舟去开会时,
我再次进入了他的书房。这次我更加仔细地检查每一个角落。书架后的墙壁,地板下的暗格,
装饰品中的机关...我几乎要放弃时,注意到了书桌底部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微小缝隙。
经过十分钟的摸索,我终于找到了机关——一个藏在桌腿内侧的按钮。轻轻一按,
桌侧滑出一个隐藏的抽屉。我的心跳加速。就在这里了,陆沉舟的罪证。
然而抽屉里没有文件,没有交易记录,
只有一本简单的黑色皮革日记本和一卷用丝带系着的画纸。我犹豫了一下,
还是翻开了日记本。里面的字迹刚劲有力,记录着一些日常:“今天她又避免了眼咖啡,
加了三次糖。甜得发腻,但她喜欢。” “安全部门发现了她的身份。我让他们保持距离,
不要打扰。” “她以为偶然解决的危机,其实是我布置的舞台。只是为了看她自信的样子。
” “如果这是她想要的,我会给她所有需要的‘证据’。”我猛地合上日记,双手颤抖。
他知道了。从一开始就知道我是警察派来的卧底。那些我自以为巧妙获取的信息,
那些我偷偷复制的文件,那些我暗中拍摄的照片——都是他故意给我的?为什么?
为什么不揭穿我?为什么不处置我?我颤抖着解开那卷画纸,然后彻底僵住了。
第一张画上是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正挡在一个瘦弱的男孩面前,
对着几个高大的男生怒目而视。那女孩...是我。十岁时的我。
画作的右下角签着“SY”,日期是二十年前。下一张画是我大学毕业时的场景,
我戴着学士帽,笑容灿烂;再下一张是我进入警校的第一天,穿着制服,神情坚定。
每一张画的右下角都有同样的签名和日期。记忆突然如潮水般涌来。
小学时那个总是被欺负的瘦弱男孩,沉默寡言,总是独自一人在角落里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