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 章 诗名远扬,才女倾心

自那次茶馆的偶遇与论诗后,李慕白这个名字就如同插上了翅膀一般,迅速在天朝的广阔文坛上翱翔着。

无论是在繁华都市还是幽静乡村,他的诗作都如同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人们的心田。

他的诗句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怀,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温暖和力量。

与此同时,那些曾经轻视过他的文人墨客们也纷纷开始重新审视这位年轻诗人。

他们惊讶地发现,李慕白的才华并非偶然所得,而是经过长时间积累沉淀而成的。

于是,这些人开始向李慕白表示友好,并邀请他参加各种文学聚会。

在这些聚会上,李慕白结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交流创作心得、互相学习借鉴。

然而,随着李慕白的名气越来越大,一些麻烦也接踵而至。

一些嫉妒他才华的人开始西处散播谣言,试图抹黑他的名声。

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李慕白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德。

在这个过程中,李慕白也遇到了一些真心欣赏他才华的人。

他的诗作,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以其独有的韵味和深邃的情感,照亮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心房,也悄然触动了天朝皇帝的龙心。

翌日,天朝皇宫。

“朕听说民间李慕白作诗清新脱俗,诗词造诣甚高,可当诗仙。”

“传朕旨意,赐予李慕白诗仙之称,为其举办诗宴,邀请诗词名流前来赴宴朕要亲自看看这李慕白的诗情之高。”

天朝皇帝不仅赐予他“诗仙”这一无上荣耀的称号,更亲自下旨,邀请他入宫参加那盛极一时的诗宴。

诗宴之日,皇宫内灯火辉煌,金碧辉煌的大殿上聚集了天朝最顶尖的文人墨客。

李慕白身着一袭淡雅的长袍,步入这繁华之地,却如同清风拂面,带来一丝不染尘埃的清新。

宴会伊始,天朝皇帝亲临,龙颜大悦,宣布诗宴正式开始。

一时间,才子佳人们纷纷起身,或挥毫泼墨,或吟诗作对,整个大殿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

轮到李慕白时,他并未急于表现,而是缓缓踱步至大殿中央,目光扫过西周,仿佛在寻找着灵感的火花。

天朝皇帝来了兴致,听过李慕白之传说的文人们也是看向了他,等待着李慕白能为大家带来新的佳作。

突然,李慕白的目光定格在窗外的一轮明月上,那皎洁的月光穿透云层,洒在大殿之上,为这庄严的场合增添了几分柔情。

“前世的文科没有白学呀”李慕白暗暗庆幸的想着。

“诸位,”李慕白开口,声音清朗而富有磁性,“今夜月色甚好,李某不才,愿借此美景,赋诗一首,以助雅兴。”

言罢,他轻轻提起羽毛笔,蘸满墨汁,在宣纸上挥洒自如。

只见他的笔触时而轻盈如燕,时而沉重如山,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情感与力量。

“不得不服,前身的毛笔字练的还是可以的,不然,要是写的一首烂字这不得要出丑了”。

不多时,一首《月夜宴集》便跃然纸上:“明月照宫墙,清辉洒玉堂。

才子挥毫墨,佳人舞霓裳。

诗酒趁年华,谈笑论短长。

此间乐未央,何须问归航。”

李慕白一边写一边激情西溢的念着,念完最后一句时,整个大殿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赞叹声。

“好呀,李公子当才清足高,是我等之楷模真乃诗仙呢是呀,此诗甚妙不错不错,以前不相信,现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天朝皇帝更是龙颜大悦,“爱卿真乃诗中之圣也”。

天朝亲自走下龙椅,望向李慕白,“来人,赐封李慕白“御前诗人”之称,特赐令牌一枚”。

天朝皇帝将一枚镶嵌着宝石的金质令牌赐予李慕白,以示嘉奖,并封他为“御前诗人”,赐居皇家别院,以便随时为皇室撰写诗文。

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李慕白淡然一笑,谢过皇恩,转身回到座位。

诗宴之上,李慕白身着素衣,风度翩翩。

他轻启朱唇,即兴赋诗,每一句都如同珠玉落盘,清脆悦耳,又似江河奔腾,气势磅礴。

尤其是那首《将进酒》,更是将宴会的气氛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诗中的豪迈与奔放,如同烈酒入喉,让人热血沸腾,又似清风拂面,带走了一切烦恼与忧愁。

在场的文人墨客无不为之倾倒,纷纷投来敬佩与羡慕的目光。

诗宴在天朝皇帝和众多文人的震惊中慢慢进行到尾声,他们几乎都要麻木了,李慕白的作的每一首诗都是他们从未曾听到过的。

宴会结束,李慕白被团团围住,大家你一言我一句的向李慕白讨教着……离开宴会,告别众人,李慕白独自返回住处,路过御花园的小河边时,一阵轻柔的脚步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李慕白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淡粉色衣裙的女子正缓缓向他走来。

她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宛如月宫中的仙子降临人间,身旁的侍女手持一柄精致的灯笼。

“公子可是李慕白李公子。”

女子便是柳如烟。

她本是随家人来参加宫中宴会,却因对诗词的热爱而偷偷溜出宴会厅,来到这静谧的御花园中寻找灵感。

当她看到李慕白那专注而深情的模样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愫。

“公子可是也在赏月?”

柳如烟轻声问道,声音如同春风拂面,让人心旷神怡。

李慕白回过神来,连忙拱手作揖,回答道:“正是在下。

姑娘深夜至此,莫非也是被这月色所吸引?”

柳如烟温柔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李公子,你的诗真是妙绝天下,小女子佩服不己。”

她便是柳如烟,一位出身名门、才情出众的富家千金。

柳如烟自幼便对诗词歌赋有着浓厚的兴趣与天赋,她的美貌与才华并重,如同春日里的桃花,既娇艳又芬芳。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她听到了李慕白的诗作,那独特的韵味和深刻的情感瞬间触动了她内心深处的柔软。

从此,她便成了李慕白的忠实粉丝,频繁地出现在他的诗会上,用她那温柔的目光默默地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终于在这一天,柳如烟鼓起勇气,踏着轻盈的步伐,缓缓走向正在独自赏月的李慕白。

她的心跳加速,脸颊微红,仿佛连周围的空气都变得紧张起来。

见李慕白一脸懵逼,柳如烟轻声细语道:“李公子,你的诗让我心动不己。

月光如此美好,不知是否有幸能与你共赏这良辰美景?”

李慕白闻言抬头望去,只见月光下的柳如烟更添了几分柔美与妩媚。

她那双清澈如水的眼眸中闪烁着期待与羞涩的光芒,让他不禁为之动容。

他微微一笑,那笑容如同春风拂面般温暖人心:“柳姑娘言重了。

能与佳人共赏月色实乃人生一大乐事。

请。”

于是两人并肩走在月光下的小径上,周围的一切都仿佛变得安静下来只为聆听他们的对话。

两人相视一笑,仿佛有了一种莫名的默契。

他们开始并肩而行,沿着小径继续前行。

月光下,他们的影子交织在一起,仿佛预示着一段不解之缘的开始。

“公子方才所吟之诗,意境深远,令人陶醉。”

柳如烟忍不住夸赞道。

李慕白闻言,脸上露出了一抹红晕,他谦逊地回答道:“姑娘谬赞了。

在下只是随兴所至,胡乱涂鸦罢了。”

“柳姑娘的诗作,在下早己拜读,尤其是那首《月下寄情》,字字珠玑,情深意切,让人叹为观止。”

李慕白由衷赞叹道。

他们谈论着诗词歌赋的奥妙与精髓从李白的豪放不羁到杜甫的沉郁顿挫;从宋词的婉约柔美到元曲的清新脱俗。

每一个话题都让他们越聊越投机彼此的心也在不经意间悄然靠近。

柳如烟入神的倾听着,李慕白所说所作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他到底是何人。”

越是如此,越是为之着迷。

不知不觉间,柳如烟对李慕白好像多了些许期待,至于期待什么,柳如烟也捉摸不透到底是什么。

月光如水洒在两人的身上为这温馨而美好的一幕增添了几分浪漫与诗意。

而李慕白与柳如烟之间的情愫也在这份浪漫的月光下悄然生根发芽。

“李公子如此谦逊,才情又是如此之高,爱了爱了,要是能与他朝朝暮暮,……呸呸呸,羞死了,柳如烟你想什么呢。”

在两人一起漫步中,柳如烟内心仿佛正在天人交战似的。

两人边走边聊,从诗词歌赋聊到了人生哲学,从世事无常聊到了情感纠葛。

他们的心灵在交流中逐渐靠近,彼此之间的情感也在悄然生长。

“这时间何不停止”柳如烟暗自想到。

夜渐深,寒风渐起,李慕白解下自己的外袍,轻轻披在了柳若烟的肩上。

“夜深了,姑娘小心着凉。”

这一举动,简单却温暖,让柳若烟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愫。

“多谢李公子。”

柳若烟低声道谢,目光中闪烁着感激与柔情。

两人相视一笑,无需多言,一切尽在不言中。

月光下,他们的身影渐渐远去。

突然,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了阵阵花香。

柳如烟不禁停下脚步,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那瞬间,她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了一体,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与美好。

  • 字号
  • 背景
  • 手机阅读
回到顶部